送不完的免费保险 什么时候送我一个隐私泄露险
发表时间:2023年01月09日浏览量:
本文摘要:记者拨通泰*人寿的官方电话那里传来“如果您是泰*人寿钻石客户请拨打4000……享受专线服务如果你是投保人请输入身份证号码享受快捷服务。”普通用户连咨询都不配吗? 保监会对泰*人寿2015年签单的电话销售保单业务举行检查中随机抽查下属的25家电话销售中心均发现存在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行为。 买过保险的人都知道需要提供身份证照片、户口本、银行卡照片等一大堆繁琐的资料而且本人签名确认人脸识别本人不在现场的也需要空中签名视频通话确认等等流程。
记者拨通泰*人寿的官方电话那里传来“如果您是泰*人寿钻石客户请拨打4000……享受专线服务如果你是投保人请输入身份证号码享受快捷服务。”普通用户连咨询都不配吗?
保监会对泰*人寿2015年签单的电话销售保单业务举行检查中随机抽查下属的25家电话销售中心均发现存在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行为。
买过保险的人都知道需要提供身份证照片、户口本、银行卡照片等一大堆繁琐的资料而且本人签名确认人脸识别本人不在现场的也需要空中签名视频通话确认等等流程。
除了防范可能泄露隐私的套路当我们的小我私家隐私数据遭受保险公司的威胁时还可以寻求专门机构——银保监会的掩护。
但最近无论是“刷脸第一案”杭州开庭还是泰*保险的隐私侵犯行为遭大量投诉似乎国人的隐私掩护意识正在肉眼可看法快速觉醒。
遇到隐私泄露时您还可以借用蓬勃的社交媒体气力。
前不久全国抗疫期间泰*人寿还把疫情当噱头狠狠营销了一波。
小编只能凭据名字推测这款保险似乎和泰*人寿旗下的“泰康乐行”相似。
已往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常被讥讽为:窥探别人隐私时的兴趣盎然、掩护自己隐私时的一脸茫然、使用隐私赚钱时的心态淡然、被控侵犯隐私时的不以为然。
17年因为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泰*人寿曾被保监局罚款70万元。
本人信息从何而来?
在泰*保险官网输入“小乐行”三个字却显示为“无”。
除了狂轰滥炸的营销短信以外回首羁系部门开出的罚单“泰*人寿”的名字一而再再而三的泛起。